速写,具有及时性、生动性、真实性艺术特点,作为一种快速写生的方法,在记录前线生活、发挥宣传作用方面具有极大优势。温州市档案馆退休干部陈丹青保存着一百多幅由她父亲陈沙兵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的战地毛笔速写,这些画作真实地记录了70多年前浙南游击根据地游击队战士和群众的战斗生活状况。
陈沙兵原名陈素屏,浙江省温州市区人。1943年曾入英士大学美术专科、上海美专学习。1945年在上海美专负责组织进步学生运动,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至浙南游击根据地,从事革命宣传工作,他和同事共同创作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木刻集》为我军历史上唯一反映此题材的画集,后为军事博物馆收藏。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木刻图集
据陈丹青介绍,她保存的这些画作都是她父亲陈沙兵于1947年-1949年在浙南游击纵队期间创作,很多都具有历史参考价值:像《游击队政委胡景瑊开会帮群众解决纠纷》画面里根据地的群众围坐在游击队政委胡景瑊旁边,听他调解群众之间的纠纷,充分体现了当时共产党员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战士们在吃早餐》画面里游击队员们都站着吃饭,武器装备都放在近在咫尺的地方,方便随时投入战斗……纵观陈沙兵的作品,不管是《浙南游击根据地军民生活》系列、《土地改革》系列,画家的视野始终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关注生活,以人物为主,求神似,适当变形夸张,线条质感强,但十分简练,于古拙淳厚中别具刚健韵味。
游击队战士和群众看浙南特委通知
胡景瑊同志在调解纠纷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正是一位革命艺术家迸发生命火花的源泉。在陈沙兵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速写其实是我作品创作的重要来源,对我来说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还有与此不可分的一件事,就是接近群众,特别是工农兵大众。只有万分热心地沉入学习中,一切困难才会克服。没有这个决心,就不配做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与艺术工作者。
游击队战士上文化课
特委扩大会议期间警卫员做菜
资深画家赵瑞椿曾这样评价:陈沙兵的战地毛笔速写是极有价值的历史纪实之作,我国这么多根据地,包括延安,都没有留下这样丰富的原汁原味的历史画面。陈沙兵是以速写作为最快速的创作方法,用毛笔将历史定格在那个年代留存下来的帧帧杰作中,这些历史的记忆非常珍贵。
为了保存这些珍贵画作,陈沙兵还差点付出生命的代价。据陈沙兵已故战友、作家洪禹平生前回忆,当年在游击区不安定的战斗环境中,经常面临国民党反动派的追剿。一次,游击队夜行军要通过一峡谷中的小溪,平日里这条小溪水流缓慢,可以安全涉水抵达对岸。但没有想到的是前一天下了暴雨,河水暴涨,当时天上一弯新月,周围朦胧一片,大家互相搀扶着过溪,刚迈出几步,就听到陈沙兵大叫一声,滑入溪流中。只见他大半个身子浸泡在水里,摇摇欲倒,但双手举起画夹,高高举过头顶。当战友们把陈沙兵救上岸时,他全身湿透,但画夹却没有沾到半点水。因为这个意外,陈沙兵把画看得比性命还重要的事在游击队中传播开来,也成为战友们的趣谈。
新中国成立后,陈沙兵的工作地几经调动,但这批画作一直被带在身边,即使在特殊时期也想尽办法保存。陈沙兵去世后,这些画作被他的家人珍藏。对于父亲遗留下来的画作,陈丹青心里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希望父亲用生命保护下来的作品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让更多人了解那段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
(来源:温州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