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史馆建设的程序规范

此文为2014年厦门大学第13届中国高校校史研究会大会交流文章。

 

        高校校史馆建设的程序规范

 

    转载自同济-章华明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w2471

 

   摘要:校史馆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达。校史馆建设应有规范可循。要努力做到:先专家,后文案;先文案,后招标;先设计,后施工;先预展,后开放。

 

   关键词:校史馆  建设程序  规范

 

   校史馆是高校的文化名片,建设和开放校史馆是高校档案工作的努力方向,也是高校档案利用效益的具体表现和重要载体。抓住这一契机,不仅能推进档案宣传,使档案事业深入人心,更能有力推进档案乃至文化事业发展。

 

受限于经费和场所,校史馆的建设迟至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逐渐展开,迄今为止仍无规范可言。一般来说,各大学在建校史馆之前都会组建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然后组织参观考察,然后进行项目招标,做法可以说是大同小异。笔者自2003年起一直从事高校档案管理与文化工作,曾具体负责建设两所大学校史馆和一个产学研合作成果展示馆,参与两个文化场馆的建设,可以说是校史研究和校史馆建设领域的“老人”。结合自身实践,本文从可操作性出发,就校史馆建设规范谈谈自己的看法,供业内人士参考。

 

一、先专家,后文案——要有自己的档案编研与校史专家。

 

任何高校,水平或高或低,认同度或高或低,成果或多或少,都有所谓的“校史专家”。 纵观各大高校校史馆的建设过程,贯穿其中的一条基本规律就是重视档案编研与校史研究的基础性作用,将校史研究贯彻始终2。以浙江大学为例,从难题攻关、文案创作,到史料征集、设计布展,都是在深入的档案与校史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和开展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档案与校史研究,就没有脉络清晰、内容丰富、主线突出、广受欢迎的校史馆。

 

校史在历史学中属于专门学科,地位不高,影响不大,近年来比较知名的当推北京大学的陈平原,而且这其中还有偶然性:陈平原是北大中文系教授,本不属于圈内人士。按他的说法,他之所以愿意花很大精力来研究北大校史,并非“大北大主义”的表现,而是希望通过北大这个个案来深入中国近现代的教育史、学术史、思想史甚至社会史。在笔者看来,“希望”是真,但“大北大”未必是假。因为北大就是北大,有故事可讲,在“史”上有影响,有地位,才能“托住”、“支撑得起”研究者本人。没有北大,肯定没有陈平原。

 

北大是国内高校中的翘楚,但这并不否定似上海理工大学这类水平的高校拥有自己的校史专家,至少,也只有这样的校史专家才有可能写出可信的,有分量的校史馆展览文案。如果没有,就应该抓紧培养。上海海事大学宣传部长彭东恺曾给笔者来电,说是学校准备建设校史馆,希望来“取经”。对这所大学的历史笔者是了解的,可谓长而复杂,最早可追溯到1909年。笔者只问了他一个问题:学校有没有自己的校史专家?回答是否定的。所以,笔者如实建议,希望从长计议。很显然,校史专家的存在是启动校史馆建设的前提——这是校史馆建设过程中第一次需要领导把关的重要环节。

 

二、先文案,后招标——要有认同度较高的文案。

 

就校史馆的整个建设过程而言,关键在文案,时间和精力也多集中在文案撰写阶段,校史专家的作用主要也体现在文案的撰写上。文案确定后,方可面向社会实行工程招标。文案的撰写是有自身要求的,要经过反复讨论和研判。其中要重点把握的是:

 

1、准确解读、解构校史,线索清晰。准确把握学校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合理划分校史馆的展示区及展示主题,是校史馆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3。校史馆在举办陈列之前,首先就要通过解读学校的历史文化,明晰办学特色,深入挖掘出学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魅力并加以浓缩,凝练出校史展的“神”4。换言之,准确解读学校历史文化,确定个性化陈列主题是校史馆的灵魂。具体到文案的写作上,有编年体和专题式两种形式。编年体以学校发展的各个时期来划分展厅,专题式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不同专题来划分展厅。一般来说,应以编年体为主,专题式为辅,以确保线索清楚,重点突出。笔者在2004年主持建设上海海洋大学校史馆时,出于对学校90余年历史之复杂和展览面积之有限的考虑,将整个展览分成序厅、历史篇、人物篇、成就篇、展望篇五个部分。其中,序厅、展望篇实则为虚,展览实际上只有其余的三大部分,其内容多围绕“专题”,采取“合并同类项”的办法。历史篇包括:历任主要领导、不同时期的校门及有代表性的毕业生合影、重大事件;人物篇包括杰出校友、知名学者;成就篇包括学校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重要成果。这样将不同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进行相应的归类,让参观者感受轻松、明了,受到了所有师生、校友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

 

浙江工商大学的林坚和笔者的观点大致相当。他主张校史馆应该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前言。即校史馆所要展示的主要内容、整体布局和结构的大致介绍。第二部分, 学校的基础数字汇编。第三部分, 学校的历史沿革,著名校友的学籍等情况。第四部分, 学校的发展成就。第五部分,各二级学院的展示栏目。第六部分, 学校的远景规划5。在我看来,第一和第二部分可以合并,第三部分包括了笔者之所谓“历史篇”和“人物篇”的内容,也未尝不可。但第五部分容易碎片化,和第四部分内容交叉、重复,不好把握,何况学院的变化重组又是常事。所以,第五部分的内容可归入第四部分,甚至不要也罢。

 

对那些由多所大学合并而成、规模较大的大学而言,校史馆的空间划分当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可考虑按照相应的“大学”来设置专题版块,花开一朵,各表一枝较好,以最大限度地关照不同背景的校友,使之参观校史馆时有亲切感、归属感,进而产生认同感,达到“凝聚”、“和谐”之目的。否则线索交织、纠缠在一起,让观众摸不清头绪,甚至产生反感。比如,山东大学校史馆就设有原山东大学、原山东医科大学和原山东工业大学、山大历史新篇章三个展厅。

 

2、内容简洁,标题“得体”。首先是文案的主线要清楚。校史馆其实是“宣传馆”,其受众以师生、校友、来宾为主,是给“普通人”看的,不是给少数校史专家行看的。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新落成的上海理工大学校史馆有1000平方米。但对普通参观者来说,一般参观时间在20-30分钟,只少数结伴而来的校友团队接近1个小时。这就要求建设者要充分利用“史馆”的特点,抓住“时间”这根主线,顺“史”而为,做到内容和设计,线索和标题都一目了然。比如,关于一个人物或一个历史事件的介绍,尽可能在某一个板块中完成,不要人为地分隔成几个部分,让观众到处找寻。内容也要有取舍,不能面面俱到。在线、块确定后,还应该在“块”内下功夫,让每“块”都有重点,从而实现“重点突出”。笔者在负责建设上海海洋大学校史馆时,在人物篇中,刻意将著名鱼类学家朱元鼎院士的生平事迹和收集到的相关实物,如打字机、沙发、鱼类标本等集中在一起,巧妙利用转角处的空间,专门设计了一个小厅,在整个人物篇中加以突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校史馆都是有个性的,个性就源自不同的校史校情。每所大学的校史校情不同,个性自然就存在,只要标题贴切,概括适当即可达到。另一方面,任何展览都是为观众服务的,标题的作用实际上是“概括”、“引导”、“提示”,应以观众为本,服务于观众接收信息的便捷。但大部分高校都喜欢花哨、宏伟,选用的标题不仅不直观,且雷同,类似万能胶。比如中国矿业大学校史馆,除序厅、尾厅外,把主要内容概括为:风雨沧桑、难忘岁月、励精图治、盛世华章四个部分。有的校史馆用了这样的一级标题,自身觉得不够明了,就再用二级标题甚至三级标题,为参观者增添了不少麻烦。相反,山东科技大学校史馆规模较大,共分为:亲切关怀、初创基业、艰难前行、拨乱反正、探索前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开启新纪元、走向未来、后记等十个部分。这样的标题,虽然通俗但还不至于俗套,即使不到现场参观,作为读者的我们就能感受到相应的内容,值得肯定。

 

但文案只靠专家个人是不行的,还应有组织保障和机制保障,尤其是在规模较大的高校,每个专题当由相应专家负责撰写,最后集体统稿论证,修改完善。包括召集征询意见会,包括征询离退休干部、教师的意见,反复梳理,防止遗漏。比如,关于学校科研方面的成就,应该请科研处参与,或补充资料,或提出修改意见,如此反复,最后请科研处长签字认可——这样做,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展览完成后,科研处长不可能就科研方面说你的不好,同样教务处长也不可能说叫教学成果方面的缺憾,因为你已经事先征求过他的意见,最后再汇总提交学校领导审定——因为程序都已经走过,这时候的所谓“领导审定”,领导就非常轻松,愉快了。又比如,杰出校友和知名学者的标准问题,敏感时期和敏感事件是否涉及,又如何把握,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文案的内容全面,客观,可信,成熟。有了成熟的文案,校史馆的建设规模和投资就可基本确定,就为工程招标,寻找具体的建设伙伴创造了条件。——这是校史馆建设过程中第二次需要领导把关的重要环节。

 

三、先设计,后施工——要有“神形合一”的设计方案。

 

校史馆建设涉及建筑艺术、陈列设计、历史档案、文案写作与资料取舍、图片处理、电子设备、消防安全、环境整治以及展馆的有效利用等多个方面。总体来说,文案是神,展览是形;文案是内在的,展览是外在的,展览的设计要符合文案所想要表达的内容。文案完成后,校史馆内的空间划分、参观线路、实物陈放等等,可通过网上调研和实地考察获取参考,但校史专家的任务并没有完成,而通过招标中标的建设单位,对学校历史和现状的了解更有限,如何恰到好处地表现文案的内容,并不是设计师的强项,这就需要校史专家的参与,由校史专家和设计师磨合、沟通,合作完成展览的设计、细化方案,努力做到设计方案和最后的表现方式不无二致。这不仅是校史馆建设的需要,实际上也为工程竣工后的验收、审计、款项支付埋下了伏笔。一旦设计方案确定,基本上校史馆的整体面貌也就确定了。——这是校史馆建设过程中第三次需要领导把关的重要环节。

 

具体地说,应该把握如下几点:

 

1、参观线路顺畅。参观校史馆实际上也是旅游,因此,要尽可能合理规划、设计参观路线,尽可能不让观众走回头路。另外,有学者研究观众行为和心理研究结果认为,观众大多喜欢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因此展览顺序最好是逆时针方向;观众对右边的东西比对左边的东西敏感,因此重要的、关键的展品应放在右边。当然,陈列密度、高度、信息输出量的掌握,展览线路的长度控制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情绪6。(本文转至博客后,上海某知名高校档案馆馆长对此表示怀疑)因此,展览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对观众的真诚关照。

 

2、互动性、体验性。多数展览不能给观众深刻印象甚至印象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布展者一相情愿,我行我素,帮助观众获取信息的意识不强,交流和沟通的愿望较弱,渠道不畅,似乎存有居高临下,爱看不看,不看拉倒的心态。因此,有必要设计相应的栏目,向观众发出互动邀请。如,整理所有教师和历届校友信息,不同时期的毕业合影及建筑照片,借助多媒体技术和设备平台供师生、校友和来宾查询;搜集、整理不同时期的视频不间断地播放;围绕校训、著名学者、标志性实物等精心设计主题空间“造景”,吸引观众留影,等等。

 

3、开放性。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支持力度的加大和高校自身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日趋重视,基本上大型和重点院校都设有校史馆或与校史馆有相似功能的校园历史文化展示建筑,可惜的是大部分未得到很好的开放性利用,校史馆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有的院校甚至在平时都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当贵宾来访时才打开一年难得一见的校史馆7。一面是遍地开花,数量激增,一面是耗费人力,投资较大,校史馆的开放利用问题因而备受关注,“铁将军”把门、预约式开放也开始受到批评。可以肯定地说,开放性是校史馆的努力方向。在四川,四川大学全天候开放的露天的历史文化长廊越来越受到关注、追捧和效仿;在上海,上海理工大学新竣工的校史馆充分利用会议中心的大厅,展览由原来的相对封闭走向公共的开放空间,展览面积则由原来的500平方米扩展到1000平方米,充分展示了“海上理工”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属上海首创;在陕西,西安交通大学校史馆与图书馆内部空间相通,开放性较强。因此,在细化展览方案的时候,要认真考虑陈列实物和电器设备的安全,包括安装监视设施,努力为全天候开放创造条件。当然,安装监控设施,配备专人管理,寻求适合经常性开放的场所,也都是积极之策。

 

四、先预展,后开放——要给自我检查留足时间。

 

一般来说,平面设计完成后,要反复校对,直到最后签字确认。问题在于,依笔者的经验,签字确认不等于进了保险箱,最后的展览和最后的定稿发生偏差的现象仍难以避免,屡屡发生。这就需要预展,建设者要为自己留足自我检查的时间。自我检查甚至还可以邀请相对比较熟悉校史校情的离退休教师和中层干部参加,发现问题马上整改。等到整改工作完成后,再组织一次预展,请学校领导到现场查看,检查疏漏之处。实际上,这个时候,因为前期工作都已经参与,领导对校史馆的情况已比较熟悉,预展一是看文案和图纸上的设计是否已经落实,二是看有无政治问题或重大疏漏。——这是校史馆建设过程中第四次需要领导把关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笔者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中,只发现了《南京市中小学校史馆(室)建设规范》,而且过于宏观,可操作性不强,存有“空头文件”的嫌疑。

 

[2] [J]朱之平、张淑锵,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展示:一个校史研究的视角,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1卷第4 期。

 

[3] [J] 崔岚、刘长友,阅尽百年沧桑 感悟大学精神——中国矿业大学校史馆的建设理念与特色,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J]胡鹏飞,对高校校史馆建设的思考,兰台世界,2009年11月(下)。

 

[4] [J]林坚,谈高校校史馆的建立,浙江档案,2008年第8期。

 

[5] [J]朱惠珏、何达多,论高校校史馆的个性陈列,浙江档案,2005年第2期。

 

[6] [J]朱惠珏、何达多,论高校校史馆的个性陈列,浙江档案,2005年第2期。

 

[7] [J]张亚娟,关于高校校史馆建设现状的研究,山西建筑,2010年第17期。

 

版权所有:辽宁科技学院档案馆